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老干部局
首页/实践探索/文章阅读

达州市探索“三多三化”开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

2023-04-12 18:31:47 来源:达州晚霞

huanhangfutihuan

达州市通川区朝阳街道马房坝社区地处达州市主城区,辖区范围内共有市区两级行政单位72家,常住人口3.1万人,70岁以上老人有4300多人,80岁以上有1200多人,呈现出基数大、高龄化、增速快的明显态势。今年以来,市委老干部局在马房坝社区试点推行“时间银行”公益服务项目,通过“三多三化”举措,开启“以老帮老、以老扶老”互助养老新模式,逐渐形成以党建凝聚力量、以服务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多元驱动,服务项目品牌化

一是摸清服务需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成立马房坝社区“时间银行”分行,在辖区内19个居民小区设立服务点,对主动向社区提出服务需求的高龄老人和家庭进行填表登记。同时,组织网格员和志愿服务者深入楼栋进行入户摸排,发放“时间银行”资料,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成立至今,已登记备案“时间银行”服务需求近300人。二是建强服务队伍。依托“夕阳红”工作室,组建“爱心关怀、文体活动、法治宣讲、老兵先锋、睦邻和解”5支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同时不断挖掘并引导热心志愿服务的在职党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加入,不断丰富志愿者队伍人员结构。自“时间银行”分行成立以来,马房坝社区目前已有68名老干部注册为志愿者,并吸引了20个机关党组织加入志愿者队伍。三是亮化服务项目。以就近便利为原则,依托低龄老年人志愿者与受帮扶高龄老年人互为左邻右舍的关系,聚焦需求,围绕“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5个品牌服务项目,打造10分钟“夕阳红”养老志愿服务圈。服务内容涉及居家照护、纠纷调解、就医保障、代购代买和家政服务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多维互动,服务模式社会化

一是签约结对模式。由社区“时间银行”组织安排有意向长期服务的志愿者,与有需求的服务对象签订长期互助协议并做好服务回访。“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每一次看到我们都很高兴,毕竟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常在身边,有人陪聊聊天心情都会好很多。”今年61岁的喻东是马房坝社区的一名志愿者,自加入志愿者以来,经常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结伴去慰问社区结对服务的高龄困难户。二是按需接单模式。建立“点单、派单、接单”三单闭环服务机制,社区高龄老人根据自身需求“点单”,社区“时间银行”统筹“派单”,志愿服务者收到需求提醒“接单”,选择符合自身能力的需求提供服务。按需接单模式有效解决需求和服务不对口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时间银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服务更精准、效果更显著。三是机动灵活模式。在社区“时间银行”的组织下,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除特殊情况外,每月提供不少于2小时志愿服务。“我们的老年志愿者们身退心不退,平时会上门帮一些困难老人洗头发、剪指甲等,逢年过节的日子,我们还会组织志愿者一起包饺子、煮汤圆,然后给那些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送去,大家一起吃,热闹热闹。”马房坝社区党委书记康春霞说到。

多方联动,服务价值市场化

一是在实时服务中存储时间爱心。对志愿者的服务以“时间币”的方式储蓄,每服务满1小时可以在“时间银行”储蓄卡中存储1个“时间币”。“‘时间银行’表面看存的是‘时间币’,但实质上存储的是邻里之间的爱心。通过‘时间银行’平台,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马房坝社区居民表示。二是在便捷高效中完成时间兑换。社区与辖区企业、商家、超市、饭店签订“时间银行”合作协议书,志愿者在社区参与“时间银行”公益志愿服务,获得的“时间币”以累积形式进行计算,达到一定数值时,根据自身需要,在“时间兑换服务” “时间兑换实物”“时间兑换荣誉”三种兑换形式中自行选择,有效整合社区居民与合作单位的各方需求,形成多方共赢。三是在共建共享中促进时间增值。志愿者储蓄的“时间币”,除低龄老年人留作自用外,也可以转移至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实现家庭成员共建共享,有效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延续性,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中来,让爱心志愿服务不再“单向”。年底,市委老干部局将会同通川区委老干部局,把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纳入评先树优范畴,适时对服务成效明显的老干部志愿者进行评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