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老干部局
首页/银发风采/文章阅读

初心故事:一位离休干部的“新长征”

2019-06-10 14:50:45 来源:酒城金秋

huanhangfutihuan

  在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会常见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30多年坚持向过往游客讲解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2.webp (2).jpg

车盛寅同志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他名叫车盛寅,古蔺县供电公司离休干部,今年已92岁高龄。车盛寅同志于1926年10月出生,1949年6月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1949年至1986年先后在古蔺县太平中心校,古蔺铁厂,古蔺县工业局、水电局,太平火电厂,古蔺县长征电厂等处工作。1986年离休后,他一直坚持义务宣讲“红军故事”长达33年。

  车盛寅同志获得过很多荣誉,2016年被评为助人为乐“四川好人”,2017年被评选为第五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8年1月获评“中国好人”,2018年3月被评为全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

  红色种子 投身革命 坚定一生理想信念

  车盛寅同志出生在太平古镇老街一个小商户家庭,曾在太平读过小学,受过新文化的熏陶。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到古蔺,年仅9岁的车盛寅亲眼目睹了红军在街头发动群众,写红色标语,宣传抗日,搭浮桥渡过赤水河与国民党反动派激烈作战的场景,看到了红军队伍军纪严明、与百姓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见证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取得伟大胜利的红色历史,深深感悟到了红军精神。1946年,一心追求真理、心中带着红色火种的车盛寅参加了革命,后于1949年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古蔺西区女中支部,为新中国的到来做出了贡献。

  红色基因 战在一线 贡献地方工业建设

  古蔺解放后,车盛寅同志主动要求到一线去,以火热的情怀参加了地方工业建设,在各项工作中时刻以红军精神鼓舞自己,勤奋努力,业绩突出,被各级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古蔺县生产救灾委员会,车盛寅同志积极投入到建设铁厂、磺厂的热潮中。“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尽管还很艰苦,但我们在建设中的激情很高,每天就蹲守在建设现场,跟当地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偶尔去古蔺县城出差,也是自带铺盖卷。”车盛寅同志回忆起解放初期的工作时说,“当时的口号就是要‘拯救穷困的古蔺老百姓’,我们的信心和干劲都很足!”

  电站建设时期,车盛寅同志组织建设了长征电站。他带领七八人的先遣队从古蔺县城开赴工地,自力更生,搭起工棚。紧接着,从当时各处人民公社招募来的数百名民工陆续抵达工地,车盛寅同志又张罗着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工棚,带领大家在根本没有路的山崖边修便道,挖土方,筑大坝,装电机……干得热火朝天。电站修了三年,车盛寅同志就在工棚住了三年,和工友们睡地铺,吃包谷饭、大锅菜。长征电站正式发电后,车盛寅同志被上级任命为长征电站厂长,直至1986年离休。

  因为车盛寅同志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长期的工作中还同时肩负着会计核算的工作,累计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超过30年,为此还受到财政部表彰。

  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 红军故事天天讲

  离休后,车盛寅同志继续传承红军精神,主动发挥余热,义务为本地学生和全国各地来太平古镇参观的游客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宣传红军精神。

  在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80周年的时候,89岁的车盛寅同志主动腾出自家老屋,在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共同筹建“红色见证”展览馆,建成后的展览馆内展示了大量当年红军的物品用具。车盛寅同志经常说,这些珍贵的物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记录了他几十年未了的红军情,现在将它们无偿展示出来,就是希望它们能继续让游客和群众回顾那段珍贵的历史,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据不完全统计,33年来,有超过30万人次聆听了车盛寅同志“红军故事天天讲”公益义务讲解和参观了“红色见证”展览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33年来,太平古镇发生沧桑巨变,而这33年,也是车盛寅同志红色理想的新长征。一万两千多天来,每一次“红军故事天天讲”中的红军故事都温暖着每颗心、感动着每群人。车盛寅同志秉持的“不忘初心、红色传承”精神激励着千万个行路的人。

  “只要我还能说话,我就讲好一天红军故事,一直讲下去。”这就是一位耄耋老人的中国梦,这就是一名共产党人一辈子的红色理想。